1.4.4 水温传感器

(1)工作原理

容器内的水位传感器,将感受到的水位信号传送到控制器,控制器内的计算机将实测的水位信号与设定信号进行比较,得出偏差,然后根据偏差的性质,向给水电动阀发出”开””关”的指令,保证容器达到设定水位。进水程序完成后,温控部份的计算机向供给热媒的电动阀发出”开”的指令,于是系统开始对容器内的水进行加热。到设定温度时。控制器才发出关阀的命令、切断热源,系统进入保温状态。程序编制过程中,确保系统在没有达到安全水位的情况下,控制热源的电动调节阀不开阀,从而避免了热量的损失与事故的发生。

图1.11 水位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2)作用

水温传感器的作用是把冷却水温度转换为电信号,输入ECU后有:

1、修正喷油量:当低温时增加喷油量。

2、修正点火提前角:低温时增大点火提前角,高温时,为防止爆燃,推迟。

3、影响怠速控制阀:低温时ECU根据水温传感信号控制怠速控制阀动作,提高速转。

4、影响EGR阀。

1.4.3 爆震传感器

(1)工作原理

压电式爆震传感器应用较多,它一般安装在发动机机体上部,利用压电效应把爆震时产生的机械振动转变为信号电压。当产生爆震时的振动频率(约6000Hz左右)与压电效应传感器自身的固有频率一致时,即产生共振现象。这时传感器会输出一个很高的爆震信号电压送至ECU,ECU及时修正点火时间,避免爆震的产生。

图1.9 压电式爆震传感器

(2)传感器作用

安装在缸体上专门检测发动机的爆燃状况,提供给ECU根据信号调整点火提前角。爆震传感器安放在发动机体或汽缸的不同位置。当振动或敲缸发生时,它产生一个小电压峰值,敲缸或振动越大。爆震传感器产主峰值就越大。一定高的频率表明是爆震或敲缸,爆震传感器通常设计成测量5至15千赫范围的频率。当控制单元接收到这些频率时,电脑重修正点火正时,以阻止继续爆震,爆震传感器通常十分耐用。所以传感器只会因本身失效而损坏。

发动机爆震时产生压力波,其频率为1-10KHZ.压力波传给缸体,使其金属质点产生振动加速度.加速度计爆震传感器就是通过测量缸体表面的震动加速度来检测爆震压力的强弱.点火时间过早是产生爆震的一个主要原因.由于要求发动机能发出最大功率,为了不损失发动机功率而有不产生爆震,安装爆震传感器,使电子控制装置自动调节点火时间。

图1.10 压电式爆震传感器工作原理图

1.4.2 凸轮轴位置传感器

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是一种传感装置,也叫同步信号传感器,它是一个气缸判别定位装置,向ECU输入凸轮轴位置信号,是点火控制的主控信号。凸轮轴位置传感器(Camshaft Position Sensor,CPS),其功用是采集凸轮轴动角度信号,并输入电子控制单元(ECU),以便确定点火时刻和喷油时刻。 现在汽车正在使用的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类型有:普通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磁感应式传感器。

(1)普通传感器
  • 传感器类型:他属于一种发动机转速与曲轴转角传感器的类型,又被人们广泛的称之为气缸识别传感器。
  • 工作原理:通过采集曲轴转动角度和发动机转速信号进行工作,主要来确定发动机的点火和喷油的准时性。在工作共为了区别其工作性能,我们一般使用CIS的标志进行识别。按照相应的工作顺序进行喷油控制、点火时刻控制、爆燃控制的工作。
(2)光电式传感器介绍
  • 基本结构:主要是由信号盘(即信号转子)、信号发生器、配电器、传感器壳体和线束插头等装置构成。通过信号转子、信号传感器进行接收、传达、执行给予的任务。
  • 工作原理:首先是通过型号盘的信号转向到LED的晶体管上,再集中相应的电极输出电压。电压量一般是0.1V——0.3V,这时LED晶体管将发出4.8V——5.2V的电压。最后在通过信号盘的旋转传输相应的信号,就会形成G信号传感器产生一个信号,Ne信号传感器产生60个信号。
(3)磁感应式传感器介绍
  • 工作原理:当给予的磁力穿越过永久磁铁,然后再与其磁铁的S级相接应,通过循环的周期变化就会有交变电动势的产生。当信号是顺时针进行旋转时,带来的使气隙减小、磁路磁阻减小、磁通量φ增多、磁通变化率增大、感应电动势E为正。当旋转到中间对齐的位置时磁通量不变、磁通变化率为零、感应电动势E为零;当继续进行顺时针旋转时,带来的却是气隙增大、磁路磁阻增大、磁通量φ减少、电动势E为负值。
  • 注意事项:需要在运行过程中注意的有Ne信号发生器的结构特点、转速与转角信号的产生原理与控制过程、G信号发生器的结构特点、气缸识别与上止点信号的产生原理与控制过程。

1.4.1 曲轴位置传感器

曲轴位置传感器通常安装在曲轴前端(皮带轮处)曲轴后端靠近大飞轮处或曲轴中间,早期车型也有安装在分电器内,是控制系统中最重要的传感器之一。

其作用有:检测发动机转速,因此又称为转速传感器;检测活塞上止点位置,故也称为上止点传感器,包括检测用于控制点火的各缸上止点信号、用于控制顺序喷油的第一缸上止点信号。曲轴位置传感器主要有三种类型:磁电感应式、霍尔效应式和光电式。三种类型传感器工作原理如下:

(1)磁电感应式曲轴位置传感器

磁电感应式转速传感器和曲轴位置传感器分上、下两层安装在分电器内。传感器由永磁感应检测线圈和转子(正时转子和转速转子)组成,转子随分电器轴一起旋转。正时转子有一、二或四个齿等多种形式,转速转子为 24个齿。永磁感应检测线圈固定在分电器体上。若已知转速传感器信号和曲轴位置传感器信号,以及各缸的工作顺序,就可知道各缸的曲轴位置。磁电感应式转速传感器和曲轴位置传感器的转子信号盘也可安装在曲轴或凸轮轴上。

图1.5 磁电感应式曲轴位置传感器原理图

(2)霍尔效应式曲轴位置传感器

霍尔效应式转速传感器和曲轴位置传感器是一种利用霍尔效应的信号发生器。霍尔信号发生器安装在分电器内,与分火头同轴,由封装的霍尔芯片和永久磁铁作成整体固定在分电器盘上。

图1.6 霍尔效应式转速传感器

触发叶轮上的缺口数和发动机气缸数相同。当触发叶轮上的叶片进入永久磁铁与霍尔元件之间,霍尔触发器的磁场被叶片旁路,这时不产生霍尔电压,传感器无输出信号;当触发叶轮上的缺口部分进入永久磁铁和霍尔元件之间时,磁力线进入霍尔元件,霍尔电压升高,传感器输出电压信号。

图1.7 霍尔效应式转速传感器工作原理图

(3)光电式曲轴位置传感器

光电式曲轴位置传感器一般装在分电器内,由信号发生器和带光孔的信号盘组成。其信号盘与分电器轴一起转动,信号盘外圈有 360条光刻缝隙,产生曲轴转角 1 °的信号;稍靠内有间隔 60 °均布的 6 个光孔,产生曲轴转角 120 °的信号,其中 1 个光孔较宽,用以产生相对于 1 缸上止点的信号。信号发生器安装在分电器壳体上,由二只发光二极管、二只光敏二极管和电路组成。发光二极管正对着光敏二极管。信号盘位于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二极管之间,由于信号盘上有光孔,则产生透光和遮光交替变化现象。当发光二极管的光束照到光敏二极管时,光敏二极管产生电压;当发光二极管光束被档住时,光敏二极管电压为0 。这些电压信号经电路部分整形放大后,即向电子控制单元输送曲轴转角为 1 °和 120°时的信号,电子控制单元根据这些信号计算发动机转速和曲轴位置。

图1.8 光电式曲轴位置传感器

1.2.2 四冲程柴油发动机

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汽油机一样,每个工作循环也是由进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组成。由于柴油与汽油相比,自燃温度低、黏度大不易蒸发,因而柴油机采用压缩终点压燃着火(压燃式点火),而汽油机是火花塞点燃。

⑴ 进气冲程(intake stroke)

汽车发动机 进入汽缸的工质是纯空气。由于柴油机进气系统阻力较小,进气终点压力pa= (0.85~0.95)p0,比汽油机高。进气终点温度Ta=300~340K,比汽油机低。

⑵ 压缩冲程(compression stroke)

由于压缩的工质是纯空气,因此柴油机的压缩比比汽油机高(一般为ε=16~22)。压缩终点的压力为3 000~5 000kPa,压缩终点的温度为750~1 000K,大大超过柴油的自燃温度(约520K)。

⑶ 做功冲程(power stroke)

当压缩冲程接近终了时,在高压油泵作用下,将柴油以100MPa左右的高压通过喷油器喷入汽缸燃烧室中,在很短的时间内与空气混合后立即自行发火燃烧。汽缸内气体的压力急速上升,最高达5 000~9 000kPa,最高温度达1 800~2 000K。由于柴油机是靠压缩自行着火燃烧,故称柴油机为压燃式发动机。

⑷ 排气冲程(exhaust stroke)

柴油机的排气与汽油机基本相同,只是排气温度比汽油机低。一般Tr=700~900K。对于单缸发动机来说,其转速不均匀,发动机工作不平稳,振动大。这是因为四个冲程中只有一个冲程是做功的,其他三个冲程是消耗动力为做功做准备的冲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飞轮必须具有足够大的转动惯量,这样又会导致整个发动机质量和尺寸增加。采用多缸发动机可以弥补上述不足。现代汽车多采用四缸、六缸和八缸发动机。

1.2.1 四冲程汽油发动机

四冲程汽油机是将空气与汽油以一定的比例混合成良好的混合气,在吸气冲程被吸入汽缸,混合气经压缩点火燃烧而产生热能,高温高压的气体作用于活塞顶部,推动活塞作往复直线运动,通过连杆、曲轴飞轮机构对外输出机械能。四冲程汽油机在进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内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⑴进气冲程(intake stroke)

活塞在曲轴的带动下由上止点移至下止点。此时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曲轴转动180°。在活塞移动过程中,汽缸容积逐渐增大,汽缸内气体压力从Pr逐渐降低到Pa,气缸内形成一定的真空度,空气和汽油的混合气通过进气门被吸入汽缸,并在汽缸内进一步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由于进气系统存在阻力,进气终点时,汽缸内气体压力小于大气压力P0 ,即Pa= (0.80~0.90)P0。进入汽缸内的可燃混合气的温度,由于进气管、汽缸壁、活塞顶、气门和燃烧室壁等高温零件的加热以及与残余废气的混合而升高到340~400K。

⑵ 压缩冲程(compression stroke)

压缩冲程时,进、排气门同时关闭。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曲轴转动180°。活塞上移时,工作容积逐渐缩小,缸内混合气受压缩后压力和温度不断升高,到达压缩终点时,其压力pc可达800~2 000kPa,温度达600~750K。

⑶ 做功冲程(power stroke)

当活塞接近上止点时,由火花塞点燃可燃混合气,混合气燃烧释放出大量的热能,使汽缸内气体的压力和温度迅速提高。燃烧最高压力pZ达3 000~6 000kPa,温度TZ达2 200~2 800K。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并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对外输出机械能。随着活塞下移,汽缸容积增加,气体压力和温度逐渐下降,到达 b 点时,其压力降至300~500kPa,温度降至1 200~1 500K。在做功冲程,进气门、排气门均关闭,曲轴转动180°。

⑷ 排气冲程(exhaust stroke)

排气冲程时,排气门开启,进气门仍然关闭,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曲轴转动180°。排气门开启时,燃烧后的废气一方面在汽缸内外压差作用下向缸外排出,另一方面通过活塞的排挤作用向缸外排气。由于排气系统的阻力作用,排气终点r 点的压力稍高于大气压力,即pr=(1.05~1.20)p0。排气终点温度Tr=900~1100K。活塞运动到上止点时,燃烧室中仍留有一定容积的废气无法排出,这部分废气叫残余废气。

发动机曲轴转动720°,气缸完成四个冲程,工作原理图如下:

图1.3 发动机四个冲程